從「吃什麼」到「為什麼吃」
◎洪靖
在日常生活中,飲食對於我們而言,通常只是一個小小的環節,想當然爾的不過就是讓身體機能繼續維持下去的必要行為,似乎不太有懷疑與提問的空間,即便我們有吃的問題,那也往往是「吃什麼東西?」,而不是「為什麼吃這些東西?」
後者的問題將「飲食」這件事放進了整個文化的脈絡(context)下來討論,飲食不單純只是作為維持生命的一種行為,它同時反映了族群之間的文化差異與觀念鴻溝,也反映了人們看待所處世界的方式。
深究飲食的經驗,我們會發現,在不同的文化、社會、觀念之下,每個人吃的東西其實很不一樣,例如:穆斯林不吃豬肉、農家人不吃牛肉、日本人愛吃生食…等。在影響我們飲食習慣的眾多社會因素之中,我們大概可以看的出來,宗教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食物不是單純的「存在」或「客體」,而是某種被賦予意義的東西,食物成為一種媒介,神的喜好和厭惡、靈性和邪惡都通過食物來「親近」、「介入」人類的世界。
社會學家Douglas(1966)使用Durkheim(台灣譯為涂爾幹)對於「神聖」(sacred)與「褻瀆」(profane)的區分,認為聖經中對於食物「潔」與「不潔」的劃分,是最早形塑人類「個體認同」的方式,他稱為「fabrication of the identity」。這裡所謂的「潔」與「不潔」指的並不是現今衛生上的乾淨與否,而是食物的神性—它們被神接受或是排斥。
藉由劃分食物的「潔」與「不潔」,一個群體便能被切割成兩個不同的群體。吃「潔」食物的一國,吃「不潔」食物的一國,一邊一國。如果你吃了被認定為不潔的食物,你的靈魂與人性就遭受到了污染,你將被神排除,你不屬於「潔」:與神親近的這一邊。個體認同便在這個過程中產生,藉由吃的東西來劃分你屬於哪一個群體、哪一類人,同時也讓你判斷自己能不能被身處的社會和文化所接受、判斷自己是不是處於「常態」。
藉由飲食的過程,不同食物的之間的界線(boundary)「轉化」進入了人類的社群之中。我認為,在近代世界之中,對於「潔」與「不潔」的內涵概念發生了改變,它們與宗教的相關程度不如以往,反而伴隨著醫學(或食品科學)的發達,「潔」與「不潔」變成了致命或致病與否的象徵。
XXX因為膽固醇過高,你吃了就會得心臟病;○○○因為含有大量的鈣,你吃了就會骨骼強健。食物變成了健康與否的判準,重要的不再是食物的神性,而是食物本身,以及構成它化合物。食物間的界線從人與人之間「內移」進入了個體之中,不同的器官會因為不同的食物而有不同的健康情況,而我們對於自己是否屬於「社會常態」的擔心也逐漸轉而關注自身的「生理常態」。
從宗教判準到醫學判準,食物之間的界線並沒消失,它們只是轉移了,而且這些界線的作用並沒有改變,一如往常地形塑我們的觀點和看待自己的方式。食物永遠都不是單純的食物,它們是概念的外延,一種外在形式,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要嚴加控管這些進入我們身體裡的東西,在選擇「吃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其實是在問:「為什麼吃這些東西?」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