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生命與時間—《第五號屠宰場》

破碎的生命與時間—《第五號屠宰場》



◎洪靖



《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馮內果(Kurt Vonnegut)著,洛夫譯,麥田出版,2007



全書有如作者的喃喃自語(murmur)。它是一個敘事,但是,它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敘事。作者賦予主角(畢勒)一個能力,一個不知從何而來的能力(至少,作者完全沒解釋)穿越時空。主角不停地在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時間跳躍、穿梭,在本書中,時間的軸線從來都是扭曲的。作者為什麼要賦予主角這個能力?作者想說的,究竟是什麼?



這個故事的支離破碎,正是來自於主角的這種能力。太多太多的片段、零碎、斷裂,存在於主角的生命當中。實際上,對於主角而言如此,對於我們而言,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從來沒有辦法細數過去,我們記得的,永遠都只是過去的「某時某地」,它們是斷裂的、不連續的,我們永遠沒有辦法完整重述生命的戲碼。更進一步說,我們從來都不知道,「我」何以成為現在的「我」我們是過去時間軸上連串演變的結果,還是,只是一個一個碎裂過去的組成?在本書中,主角之所以認清了生命,正是因為他藉由穿越時空的能力,看清了事實:生命,就是一連串的片段組成,每一個片段就是生命的實在,既然沒有辦法理解或肯定「下一刻」會不會是組成「未來的我」的片段,那麼,下一刻的生或死,都不再那麼重要生命只在當下。



把本書視為「反戰書」的讀者,往往把焦點放在作者所描寫的「德勒斯登的大轟炸」,尤其是對於戰爭慘狀的遣辭用字。但是,對比於德勒斯登的滿目瘡痍,真正滿目瘡痍的,是我們的生命;對比於戰爭的殘酷,真殘酷的,是時間。雖然各種戰爭武器能夠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支離破碎,但它們無法撕裂我們的靈魂。能夠撕裂我們「自我」的,是時間讓生命變得支離破碎的真正原因。



有人說,這是一本科幻小說,因為裡面有外星人特拉法馬鐸星人。但是,這些外星人的意義是什麼?只有從「生命零碎」的觀點,我們才能理解這群外星人的在書中的作用作為人類的對照。在特拉法馬鐸星球裡,小說的體積非常非常的小,它們只是由一團一團的符號所組成,特拉法馬鐸星人說:「每一團符號就是一段簡短而緊要的文句,描述一個狀況、一幕景象。我們特拉法馬鐸人讀的時候,是一眼看過去,而不像你們要逐字逐句的看。……我們的小說沒有開頭、中腰,和結尾,沒有懸宕,沒有道德觀念,沒有因果關係,我們喜歡的是,能在一眼之間即可把握到的由許多美妙時刻所構成的深度。」(頁117)如果生命是一本小說,那麼,顯然特拉法馬鐸星人和人類抱持著完全相反的看法它們認清並且欣賞零碎、斷裂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卻總是希望把這些片段串接、排序在一起。



本書看起來像是作者的喃喃自語,正是因為人生無法用一個連貫的敘事體來面對。或許,因為作者沒有他自己筆下的特拉法馬鐸星人的語言結構,所以他只好用喃喃自語來解決這個困境。同樣的,大部分的生命時間裡,我們必須處理與面對的,往往都是將時間切割的零零碎碎的瑣事,而這些瑣事,幾乎不能連貫成一個生命記憶。面對破碎的記憶、經歷,除了喃喃自語,我們大概也別無他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