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換照風波談起


從換照風波談起



洪靖



「電視頻道換照」幾天以來風風雨雨,爭論一直擺盪於政府管制與新聞自由之間。換照之前,民眾對於電視節目與新聞媒體的粗製濫造多所不滿,然而在換照之後,民眾卻又質疑政府不應該藉由公權力介入媒體自由。民眾態度的前後轉變的最直接因素就在於審議結果並非如預期般公正。



氣象播報誇張化、未經查証就報導、司法未審媒體先判,這些為人詬病的亂象幾乎每個新聞頻道都有,出現最多的也不是東森S台,反而是一些「大台」,為何新聞局不撤掉這些大台,只撤掉東森S台?再者,推廣國片最力的龍祥電影台也被攔腰斬斷,真讓人不知新聞局高喊支持國片是說真的還是假的?而且換照審議過程與理由,可謂「朦朦朧朧」,就連歐棚電視台都說「不知道怎麼死的」。最讓人竇疑之處在於,被撤掉的這幾個頻道大都不是「大台」,難不成新聞局的「大力」整頓只敢施力在小頻道身上?這也無怪乎民眾心理都替新聞局所謂的「公平與專業」打了折扣。 



台灣的政治文化才是主因



其實審議結果不公只是一個表面因素,隱藏於表面之下的原因乃是人民長期對當權者的不信任。台灣從1987年宣佈解嚴至今不過十八個年頭,雖然今天已經可以放聲批評政府,不再畏懼於戒嚴時期國民黨政府的「恐怖形象」,然而對於政府作為的不信任感、抗拒感依然存在。政黨輪替之後,人民對於民進黨政權的「改革」期待頗高,但是五年下來,政府在改革之時往往遇到阻力就軟化、收手,「大力改革」的招牌似乎已經模糊不清,甚至招人質疑「是不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而民進黨政府的施政常常搖擺不定、出爾反爾,因此更加深了社會大眾對於政府的不信任感。



再者,台灣社會的泛政治化更加劇了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台灣人對於政治十分熱衷,然而熱衷的方向往往偏離了重點,參選政見的實質內容沒幾個人會看,大家會聽的好像只有口號與廣告詞,口號越好聽、廣告越感人,當選的機會越高;也沒有人在乎實際生活改善了多少,大家只喜歡看每逢過節的煙火秀與燈會,煙火放得越燦爛、燈會辦得越華麗,當地政府的施政滿意度就越高。很明顯,「政治表演化」儼然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的最大亂象,加以省籍情結與意識形態在台灣的「呼風喚雨」、人民對於民主與人權意義的認識模糊不清,因此只要每逢新政策實施,政府要做秀、在野黨要作秀,兩造成天開記者會來給對方貼標籤、戴帽子,不論大小事,一定要來個「愛不愛台灣」的分別、「民主不民主」與「人權不人權」的爭吵。在泛政治化的情況下,民眾對於任何的施政措施首先想到的是它的「顏色」,而不會想到政策背後的學術與專業考量,自然也會對政策有所質疑。



政府與人民都有責任



對於政府介入媒體管理到什麼程度,近來亦多討論。有人批判,報章雜誌都不管了,電視頻道為什麼要管?然而實際上,電視頻道的確必須接受比平面媒體更為高標準的檢驗,為什麼?最簡單的原因在於,孩童與青少年看電視的頻率遠遠大過於看報紙與雜誌。誰都知道,閱聽者聲光效果的接受能力很強,電視媒體所造成的影響力絕不能低估,或許有人認為,小孩看什麼頻道責任在於父母,然而現在有許多家庭父母親必須忙於工作,並無過多的時間來陪小孩看電視、選頻道,因此政府「適當的」負起管理之責是有必要的。



 
我們也不能一味地把媒體紛亂的原因歸咎於政府,身為觀眾的我們也有責任。閱聽者與媒體相互牽連,「以口味養口味」的循環鏈早已成形,電視節目的品質自然越來越糟糕。很多人罵新聞亂報導、電視節目亂造假,然而大部份的人卻依然盯著電視,拿著遙控器不肯鬆手,試問,是誰讓這些電視節目還有收視率的?假如新聞局不介入電視頻道管理,則頻道的生存與否完全依賴於收視率的高低,我們不可能期待「以口味養口味」的惡性循環終止於媒體,我們只能自己把界線畫出來,以收視率來抵制媒體腐化;如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法做到這一點,就只能把這樣的權力「轉讓」給政府了。



換照風波的紛紛擾擾,不能夠以「新聞自由」與「政府管制」兩者簡單論之,事件背後的社會文化也必須列入考量。假如新聞局決心管理電視媒體生態,就必須做到「公平一致」且「公開透明」的原則,不能讓人有質疑與詬病的空間;假如社會大眾認為政府不應介入管理,就必須把選擇節目的權利拿回來,讓收視率決定電視頻道的去留。惟有兩方都負起「正確的」責任,台灣的媒體品質才有改善的可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