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咖啡店閱讀


我在咖啡店閱讀



◎洪靖



下午時分,帶著一本書,我走進了這間座落街角、全球知名的咖啡連鎖店。我有很多朋友成天往這間咖啡店跑,我卻從來沒來過這裡,這是我第一次來。向櫃檯點了一杯冰的美式咖啡,然後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望著手中這杯咖啡,它花了我八十元,相當於一頓午餐的價錢。我怎麼會用一頓午餐錢來喝一杯咖啡?我很懷疑。我以前很少喝咖啡,直到最近幾年,電視雜誌紛紛報導咖啡的文化,我才開始學著喝;我問身邊愛喝咖啡的朋友,為什麼他們這麼愛喝,他們都告訴我:不知道。我對這種現象感到好奇,好像,自從媒體開始吹捧喝咖啡是種「時尚行為」之後,咖啡才變得人手一杯。我似乎也受到「感召」,總是手上拿杯咖啡,就感覺自己很時尚。不過說實話,好像很多人跟我一樣,除了分辨拿鐵、摩卡、還有美式咖啡之外,其實分不太出來咖啡的品質好壞。會不會,我們被媒體與商業廣告建構了我們的口味?會不會,外國人喝咖啡,所以我們也要跟著喝?會不會,你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喝咖啡?



以前我愛喝茶,很喜歡茶的香味和甘甜。我一直覺得奇怪,有賣咖啡的全球連鎖店,怎麼沒有賣茶的全球連鎖店?就連台灣本地好像也沒幾間賣茶的連鎖店。難道,喝茶很不時尚、很鄉土?我問過老一輩的人,他們都說喝茶是一種藝術,沒有真功夫喝不出好壞—這和咖啡不是一樣嗎?這問題不禁讓我想到,麥當勞早在十幾年前就進駐了台灣的大城小鎮,怎麼到現在,我們的蚵仔煎還是打不進外國人的市場?我也曾自問,蚵仔煎是不是真的不比漢堡好吃,但我實在分不出兩者的優勝劣敗。對了,我還記得,珍珠奶茶是台灣人發明的,在澳門,一杯普通的「台灣珍珠奶茶」要價台幣八十元左右,價格並不低,不過好像除了亞洲,珍珠奶茶還沒有進入其他的國度。我不是學經濟的,也不是很懂得商業操作,我只知道,台灣的飲食文化似乎還有更大的商業空間。經濟學者、商業家們,你們能不能為我們的茶、蚵仔煎、還有珍珠奶茶,找一條出路?



手上這本書,書背還標著價錢,薄薄的281頁要價280元。我在網路上買過書,比較便宜,最多可以打79折,本來的280元的變成221元,我不知道,這個價錢算不算貴,但我知道有很多人買不起,尤其是來自貧窮家庭的孩子。這個時代,講求的是知識經濟,大量的閱讀是無可避免的工作,但是書價這麼高,有多少人讀得起呢?而且,家裡裝不起網路的怎麼辦?近幾年,閱讀的「精緻化」與「時尚化」把閱讀塑造成了一種高文化水準的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書店與閱讀空間,但是我們好像忽略了,我們的社會裡有一群必須要靠書中知識站起來卻買不起書的孩子。我們是不是應該想個辦法,給這群孩子更多擁有書籍的機會?



我走出咖啡店,決定喝杯茶,一杯來自台灣本地的茶。還有,我要找間舊書店,把我看完的書,便宜的賣了。站在十字路口的行人號誌下,我心理想著:我從來沒有進過這間全球知名的咖啡連鎖店,這是我第一次來,也是最後一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