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跟你想像的不一樣:《丈量世界》
文/洪靖
書名:丈量世界,作者:丹尼爾.凱曼(Daniel Kehlmann),譯者:闕旭玲,出版:商周 2006 / 12
洪堡(Humboldt, 1768-1859),地理學史中的「自然地理學之父」,因為進入亞馬遜森林探險而廣為人知。高斯(Gauss, 1777-1855),數學史上的「數學王子」,22歲寫下的《算學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讓他名震四方。在本書中,這兩個看似關係「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有了交集:無論是踏片四方的洪堡,還是足不出戶的高斯,他們都各自使用他們的方式「丈量這個世界」。
作者安排他們在一場1828年舉辦的「科學大會」上相遇,接著交錯地倒敘了他們在1828年之前成名的過程(洪堡的探險歷程、高斯的數學研究),最後,作者將時間拉回1828年,成為好友的洪堡與高斯,在1828年的交會之後,各自走向自己的後半生。
這不是一本嚴肅、學術的「科學史」,而是一本精彩、生動的「科學史小說」。我們應該問,除了娛樂、趣味之外,它還有什麼?答案是:作者寫出了「有血有肉」的科學家,而不是我們傳統預想中「與世隔絕」或「與世無爭」的科學家。我們看到的是愛往妓院跑的高斯、迷戀妓女的高斯、成天抱怨的高斯、把其他人都視為笨蛋的高斯;我們也看到視女人為無物的洪堡、在熱帶雨林裡一直打蚊子的洪堡、跟著食人族土著吃人肉的洪堡、在高山上冷得半死的洪堡。很誇張嗎?不。根據許多的科學史研究,科學家常常不是大家預想的「英雄」模樣:伽利略(Galileo)不只觀察自由落體,他還跟教會阿諛諂媚,只為了出版他的作品;牛頓(Newton)不只研究物理學,他還大搞鍊金術;愛迪生(Edison)發明電燈,不是因為他「千次試驗」偶然找到了鎢絲,而是他在以賺錢為目標的「成本考量」下,計算出應該使用高電阻材質。或許我們應該這麼說:《丈量世界》雖然是一本虛構的作品,但在呈現科學家的形象上,它卻沒有離開真相太遠。
在寫作手法上,《丈量世界》也有它獨具一格的地方。這本小說,有許多的對話,但是閱畢全書,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冒號(:)與引號(「」)。試想,我們如何能在行文上讓主角們聊天、溝通,卻完全不需要這些標點符號?幾乎難以想像。由此,我們不難想見作者功力之高深(當然,譯者亦功不可沒)。另外,許多推薦者與推薦文都把焦點放在這本書的娛樂性、冒險性之上,甚至讚頌書中主角對於「科學理性」的崇拜,值得做為讀者的模範,我認為,這些都不符合本書的原意。娛樂與冒險的成份確實存在,但僅在於全書前3/5,越到結尾,劇情越顯得沉重,無論是高斯與洪堡,都被現實生活所困擾:高斯的年老讓他思考逐漸遲緩、洪堡的名氣反而讓他不能自由來去的進行探險。「科學理性」也不是不存在於書中,而是到了最後,高斯與洪堡都開始感嘆「科學理性」的缺漏與遺憾,有太多他們所面對的事,沒有辦法用科學理性來解決。因此,從寫作手法看來,與其說作者企圖提供閱讀的趣味或是讚揚理性的優越,倒不如說作者希望呈現出科學家的生活百態與理性萬能的反思。
更重要的是,作者為什麼選擇「丈量世界」作為洪堡與高斯的交會點?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作者呈現出了科學哲學討論裡「世界觀」的意涵。所謂「世界觀」,指的是科學家在看到一個現象時,如何進行「解讀」的過程。在傳統科學史的描述中,科學家常常藉由「客觀地觀察」某個現象,然後量測某些數據,接下來便藉由這些數據來構築他的理論公式。這樣的觀點其實有問題,舉例來說,伽利略提出「單擺等時性原理」(擺動週期與擺錘重量、擺幅大小無關,僅與擺繩長度相關),但是伽利略在「觀察」一個單擺時,他怎麼知道要去量測「週期」、「擺錘重量」、「擺幅」、「擺繩長度」?他為什麼不是去量測「擺錘形狀」、「擺繩重量」、甚至「擺動的弧度長」?換句話說,「觀察」從來不是「客觀的」,而是包含了許多預設以及先入為主的意見與觀點。再舉一列,哥白尼之所以推測行星呈現球狀,其運動軌跡為圓形,並非因為「觀察」紀錄所得,而是因為他堅信:世界上最完美的形狀,是圓形,而宇宙屬於「神的領域」,因此必定是完美的。也就是說,雖然科學排斥這些常被視為「形而上」的信念與偏見,然而事實上,正是這些信念與偏見開啟了科學史上重要的發現與學說。不一樣的科學家,抱持著不一樣的信念與偏見,意即,他們擁有不一樣的「世界觀」—正如洪堡與高斯。洪堡堅信,唯有確實對大地進行量測,我們才能夠掌握世界的尺度,所以成天到晚待在家裡的人,永遠不會知道世界長什麼樣子;高斯則完全相反,他認為,要認識世界根本不需要東奔西跑,那些人之所以跑到世界的另一端進行量測,是因為他們不懂數學。我們可以看到,同樣以「丈量世界」為目的,然而「世界觀」的不同卻帶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作法與途徑。哪一個世界觀比較貼近真實的世界?哪一個人比較能夠發現科學真理?我們並沒有答案。也難怪,洪堡在晚年漸漸開始疑惑:「他們倆到底是誰去到比較遠的地方?誰一直留在故鄉?」(頁313)
有次,洪堡與高斯討論起了藝術,洪堡除了批評油畫不過是偽造世界之外,他說:「還有小說,根本就是謊話連篇的童話。作者自己鬼話連篇也就算了,卻老愛假借歷史人物之名大書特書。」(頁237)即便作者藉由洪堡之口揶揄自己一番,但我們實在很難否認《丈量世界》確實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歷史小說,它不只讓讀者想要一次讀完,也讓讀者閱畢後心情低迴不已。如果《丈量世界》真的是「謊話連篇的童話」,我想,我倒寧可被騙。
文/洪靖
書名:丈量世界,作者:丹尼爾.凱曼(Daniel Kehlmann),譯者:闕旭玲,出版:商周 2006 / 12
洪堡(Humboldt, 1768-1859),地理學史中的「自然地理學之父」,因為進入亞馬遜森林探險而廣為人知。高斯(Gauss, 1777-1855),數學史上的「數學王子」,22歲寫下的《算學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讓他名震四方。在本書中,這兩個看似關係「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有了交集:無論是踏片四方的洪堡,還是足不出戶的高斯,他們都各自使用他們的方式「丈量這個世界」。
作者安排他們在一場1828年舉辦的「科學大會」上相遇,接著交錯地倒敘了他們在1828年之前成名的過程(洪堡的探險歷程、高斯的數學研究),最後,作者將時間拉回1828年,成為好友的洪堡與高斯,在1828年的交會之後,各自走向自己的後半生。
這不是一本嚴肅、學術的「科學史」,而是一本精彩、生動的「科學史小說」。我們應該問,除了娛樂、趣味之外,它還有什麼?答案是:作者寫出了「有血有肉」的科學家,而不是我們傳統預想中「與世隔絕」或「與世無爭」的科學家。我們看到的是愛往妓院跑的高斯、迷戀妓女的高斯、成天抱怨的高斯、把其他人都視為笨蛋的高斯;我們也看到視女人為無物的洪堡、在熱帶雨林裡一直打蚊子的洪堡、跟著食人族土著吃人肉的洪堡、在高山上冷得半死的洪堡。很誇張嗎?不。根據許多的科學史研究,科學家常常不是大家預想的「英雄」模樣:伽利略(Galileo)不只觀察自由落體,他還跟教會阿諛諂媚,只為了出版他的作品;牛頓(Newton)不只研究物理學,他還大搞鍊金術;愛迪生(Edison)發明電燈,不是因為他「千次試驗」偶然找到了鎢絲,而是他在以賺錢為目標的「成本考量」下,計算出應該使用高電阻材質。或許我們應該這麼說:《丈量世界》雖然是一本虛構的作品,但在呈現科學家的形象上,它卻沒有離開真相太遠。
在寫作手法上,《丈量世界》也有它獨具一格的地方。這本小說,有許多的對話,但是閱畢全書,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冒號(:)與引號(「」)。試想,我們如何能在行文上讓主角們聊天、溝通,卻完全不需要這些標點符號?幾乎難以想像。由此,我們不難想見作者功力之高深(當然,譯者亦功不可沒)。另外,許多推薦者與推薦文都把焦點放在這本書的娛樂性、冒險性之上,甚至讚頌書中主角對於「科學理性」的崇拜,值得做為讀者的模範,我認為,這些都不符合本書的原意。娛樂與冒險的成份確實存在,但僅在於全書前3/5,越到結尾,劇情越顯得沉重,無論是高斯與洪堡,都被現實生活所困擾:高斯的年老讓他思考逐漸遲緩、洪堡的名氣反而讓他不能自由來去的進行探險。「科學理性」也不是不存在於書中,而是到了最後,高斯與洪堡都開始感嘆「科學理性」的缺漏與遺憾,有太多他們所面對的事,沒有辦法用科學理性來解決。因此,從寫作手法看來,與其說作者企圖提供閱讀的趣味或是讚揚理性的優越,倒不如說作者希望呈現出科學家的生活百態與理性萬能的反思。
更重要的是,作者為什麼選擇「丈量世界」作為洪堡與高斯的交會點?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作者呈現出了科學哲學討論裡「世界觀」的意涵。所謂「世界觀」,指的是科學家在看到一個現象時,如何進行「解讀」的過程。在傳統科學史的描述中,科學家常常藉由「客觀地觀察」某個現象,然後量測某些數據,接下來便藉由這些數據來構築他的理論公式。這樣的觀點其實有問題,舉例來說,伽利略提出「單擺等時性原理」(擺動週期與擺錘重量、擺幅大小無關,僅與擺繩長度相關),但是伽利略在「觀察」一個單擺時,他怎麼知道要去量測「週期」、「擺錘重量」、「擺幅」、「擺繩長度」?他為什麼不是去量測「擺錘形狀」、「擺繩重量」、甚至「擺動的弧度長」?換句話說,「觀察」從來不是「客觀的」,而是包含了許多預設以及先入為主的意見與觀點。再舉一列,哥白尼之所以推測行星呈現球狀,其運動軌跡為圓形,並非因為「觀察」紀錄所得,而是因為他堅信:世界上最完美的形狀,是圓形,而宇宙屬於「神的領域」,因此必定是完美的。也就是說,雖然科學排斥這些常被視為「形而上」的信念與偏見,然而事實上,正是這些信念與偏見開啟了科學史上重要的發現與學說。不一樣的科學家,抱持著不一樣的信念與偏見,意即,他們擁有不一樣的「世界觀」—正如洪堡與高斯。洪堡堅信,唯有確實對大地進行量測,我們才能夠掌握世界的尺度,所以成天到晚待在家裡的人,永遠不會知道世界長什麼樣子;高斯則完全相反,他認為,要認識世界根本不需要東奔西跑,那些人之所以跑到世界的另一端進行量測,是因為他們不懂數學。我們可以看到,同樣以「丈量世界」為目的,然而「世界觀」的不同卻帶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作法與途徑。哪一個世界觀比較貼近真實的世界?哪一個人比較能夠發現科學真理?我們並沒有答案。也難怪,洪堡在晚年漸漸開始疑惑:「他們倆到底是誰去到比較遠的地方?誰一直留在故鄉?」(頁313)
有次,洪堡與高斯討論起了藝術,洪堡除了批評油畫不過是偽造世界之外,他說:「還有小說,根本就是謊話連篇的童話。作者自己鬼話連篇也就算了,卻老愛假借歷史人物之名大書特書。」(頁237)即便作者藉由洪堡之口揶揄自己一番,但我們實在很難否認《丈量世界》確實是一本精采絕倫的歷史小說,它不只讓讀者想要一次讀完,也讓讀者閱畢後心情低迴不已。如果《丈量世界》真的是「謊話連篇的童話」,我想,我倒寧可被騙。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