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美感的好與壞 [東森新聞報 / 950804]











隨筆:美感的好與壞

2006/08/04 00:19




















(●作者洪靖,男,嘉義人,清華大學歷史所研究生。有個人部落http://www.wretch.cc/blog/skater。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洪靖



拿「美感」來當作主題,其實並沒有什麼太特殊的原因,純粹是因為我沒有(就算有,也少得很)。我從小就美感缺乏,想來是因為我「美感神經」沒長好吧!不過我是一直到高中才「發現」(或者說是「確認」)原來自己沒什麼對於美好事物的鑑賞能力。事情大致如下:高中時,有一個同學找我幫他看看他要參加美術比賽的作品,我老實告訴他我不看好,我也打從心底覺得它會得獎才有鬼。結果,他竟然拿下首獎。終於,我才明白,原來我的美感真的是「常人以下」了。



本來我不擔心這個問題,不過近幾年,我越來越擔心自己會因為美感障礙而被排除於社會之外了。為什麼?看看現在都在賣什麼東西就知道了—有設計感的東西。設計感忽然變得很重要,本來牙刷一支十幾二十就有得買,現在找個名設計師來設計,價格上翻十倍也有人搶著要,如果再打上「限量」的招牌,銷售成績更是不得了。不論工業、商業、服務業、還是演藝圈,美感事業開始大幅興起。舉個大家比較知道的例子,Apple的「iPod」,夠有象徵性了吧?明明就是個塞進白色塑膠殼裡的硬碟,功能也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卻能賣得比別人貴,銷售量比人好。Apple的電腦也不遑多讓,功能一般、價格很不一般,甚至還有另外出版的專書敎人如何使用它(這意味著它很難用?),結果呢?一樣,銷售長紅。



這對於依靠科技產品代工(OEM)作為經濟後盾的台灣來說,可是個警訊。「設計」本身不再只關乎好用不好用、人性不人性、它還包括好不好看。而且不能等產品做好才來談包裝、談設計(總不能讓人家買了個漂漂亮亮的產品,結果回去才發現漂亮的只有包裝吧?),必須在設計整體組件時究要有美感考量。所以,一個有美感的工程師,就會是個人人搶著挖角的對象。講白一點,以後想要賺大錢,不只要專業,還要有美感。



看看其他的美感事業。電視上,名模滿螢幕跑(不過也真奇怪,跑來跑去都是那些人),可愛教主、流行教主、時尚教主每一台都有,也都在敎女人怎麼化妝、綁頭髮、保養、甚至整形,弄得好像女人不好看就不應該不出門、嚇到人家要賠錢的樣子。其實我很懷疑,這樣難道不是在塑造一個全新的美形階級嗎?說起來令人憂心,再這樣下去,人們不只越來越吹捧美形人物,還可能會對不美的東西產生抗拒或恐懼,進一步產生一個充滿「醜形恐怖」的社會。



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這個現象已經在大專院校裡頭漸漸興起了。在理工為主的學校裡,理工科女生不打扮也不會太在意,輕輕鬆鬆就能出門;而人文社會學院的女生,不打扮可能會內咎一下,戴個首飾再出門。但是如果到別的學校(台北的居多,尤其是專出明星的那些),可就沒那麼「好混」了,我常聽說:「女生沒打扮根本不敢走在路上」,要不就是「在學校看女生簡直就像在看時裝秀」。試問,幾年前哪來這種說法啊?當然,我不是說隨便亂穿,藍白拖鞋配「吊枷仔」、披頭散髮加蓬頭垢面就能出門,基本上應該有的禮貌與尊重(例如不要穿拖鞋去圖書館、看展覽)還是要有,只是沒有必要到爭奇鬥豔、恐怖醜形的地步吧?!如果不是這些成天買名牌衣服、名牌首飾、名牌包包,想要藉此提高自己「美形」的人,又哪來這麼多卡奴?



有人寫了本書叫做《美感的經濟》(詹偉雄著,風格者出版),也有人強調,除了IQ、EQ之外,還有所謂的BQ(Beauty Quotient),我不否認,「美感」會是個好生意,也有助於提升生活的素質,甚至於人的心靈,但我始終覺得,我們似乎應該更為小心的面對這個潮流。有人說:「當大家一味叫好的時候,就是你該懷疑的時候了。」我認同這句話,當資本主義自由經濟興起的時候,大家等著人人有財發;當民主制度變成普世價值的時候,大家等著有一個好的領導人、好的社會,可是到了現在,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民主制度都變成了問題,而且問題還不小。套句老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美感」很可能讓你賺大錢,也可能讓你拿著些錢去買你可能買不起的「設計品」。



我想,我們隨時該記得,美是「包容」而不是「排除」,美是「感覺」而不是「價錢」。當你在面對美感潮流的時候,想想看自己應該被捲入多少吧,反正這又不是「全有全無律」,我們總是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權的。



(●作者洪靖,男,嘉義人,清華大學歷史所研究生。有個人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kater。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