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億買不了一流大學

五百億買不了一流大學



◎洪靖



五年五百億的政策爭議,從台大的穩坐寶座、成大的「含淚」通過法人化,一直到清交合併案於交大校務會議再度被否決,教育「五年五百億打造國際一流大學」的政策,已經在台灣高等教育界掀起陣陣波瀾。



有許多人認為在沒有清楚定義「國際一流大學」之前,五年五百億這筆錢是不應該被談論的、不應該花費的。但是,試想,我們又能如何定義「國際一流大學」?有任何足夠公正、客觀的評比可以讓我們下斷言嗎?世界上各大學在不同單位所評比的「大學排名」裡,名次皆不一,更甚者在不同評比中相距十名的也不在少數,由此可見製作排名的單位著眼點並不一樣,因此我們只能拿這樣的東西作為參考,而不能視之為判斷標準。是故,若以「國際一流大學」的定義來作為爭論的主軸,似乎顯的空泛,且使焦點模糊化。



問題的核心在於,大學究竟缺不缺錢?台灣的大專院校每年所獲得的教育經費比起-或我們想與它比的-世界上的知名大學可謂少的可憐。在每位教授分配的薪資不高的情況下,實驗儀器、學術刊物、治學空間無法拓展與進步,而每位教授又必須負責比其他「國際一流大學」多以倍計的學生數目,試問,我們如何能夠在學術上有所成就與突破?清大校長梅貽琦曾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在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蓬勃發展的時代或許已經不是那麼的貼切;學生是人,大師也是人,在金錢掛帥的社會風氣下,每個人都會為自己選擇較好的待遇,當我們還未能改善金錢至上的社會觀念時,我們如何能夠不以經濟利益作為吸引好學生與大師的手段?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無從逃避。



有人質疑,教育部拿出這樣的特別預算是種沒有必要的浪費;但就本質上而言,教育部拿出五年五百億來補助大學作為追求進步的資金,這個出發點並沒有錯。然而,大學教育的經營是百年大計,必須要以長遠的眼光來衡量,教育部倘若以為砸下短短幾年的費用就能讓一、兩所大學達到國際級的水準,那政府的眼光也未免太短淺了。要提升大學的水平,就算只是一、兩間,也不可能只要五年、十年;大學培養大師級的教授需要時間,孕育國際水的學術風氣也需要時間,假若政府不能夠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高等教育,給予長期補助或提高教育正規預算的花費,我相信,五年後把五年五百億花完了,台灣也不會有任何一所「國際一流大學」。



就「長期補助」的第一步而言,這筆五百億的資金是應該花費的,現在的問題在於,該怎麼花?該給一、兩所重點大學,還是校校平等,每校都分一杯羹?政府在辦理教育時的願景有兩個:一是提升學生普遍的程度,二是培養頂尖的人才。目前在台灣,大學林立,共計一百多所,沒有哪一國家或地區像台灣擁有如此高的大學密度;大學的錄取率也是節節高升,甚至有人戲稱:「商店招牌砸下來,打到十個人裡頭有七個是大學生」,因此在「提升學生普遍的程度」這個方面,台灣已經達到一定的成效。是故,政府應該要把這筆經費用做第二用途:培養頂尖的人才。在講求「知識經濟」的時代,頂尖人才的對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假如政府或立法委員們視「經費均分」為平等,而持續將教育經費過度投注於提升學生普遍的程度,這樣的平等將淪為「齊頭式平等」,並無助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與知識經濟的發展。



再者,必須強調的是,「規模化」與「法人化」不應該是爭取五年五百億經費的必備條件。並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或研究顯示「規模」足以影響到一間學校的學術成就,如同暨南國際大學李家同教授所言:「如果規模如此重要,為何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沒有合併?更何況它們還是完全互補的大學」。有學術成就的「國際一流大學」並沒有所謂的「大規模」,規模小也不代表成為卓越大學的機會就小,因此教育部「大學規模不夠,不可能卓越」的說法並不正確。而法人化一事,更讓許多教授與學者期期以為不可。目前台灣對於法人化並未有明確的條文規章,若在只有法人化的大標題而無實質內容的狀況下推動法人化,各大學只能盲目的摸索,跟著政府未經審慎討論的政策前進,大學教育只會陷入危機更大的五里雲霧之中。因此,在法人化尚未「法律條文化」以前,政府著實不應該以法人化作為競爭經費的約束,否則「含淚」的大學將會越來越多。



希望政府與教育部能夠重新檢討五年五百億的經費運用,並且認真思考如何給予台灣的高等教育界一個長期且穩定的經費來源,讓台灣的大學在與世界競爭時可以不要為錢傷腦筋、可以沒有後顧之憂。最重要的是,在未來,無論任何與教育相關的政策制定,都不應再以「閉門會議」的模式來進行,必須擴大參與討論與商議的空間,讓各大學都能進入決策機制,仔細傾聽各大學的需求與建議,如此制訂出來的政策與經費運用才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效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