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更多的書評


我們需要更多的書評



◎洪靖



記得小時候,一本書只要幾十塊,雖然紙張品質不好、印刷技術不佳,但是不至於影響閱讀的樂趣,況且價格便宜,幾乎人人買得起。那個時代,因為沒有什麼版權的問題,所以翻譯書十分盛行,尤其以來自英語系與日語系國家的經典作品為最,有很多作品到現在還是只能買到七零、八零年代的「絕版品」,反而買不到現在的「授權版本」。翻譯書籍的低價與大量,對於當年處於戒嚴前後的台灣與世界進行接軌,有不可忽視的實際效果。



最近幾年,「智慧財產權」在美國的「強力推行」下,翻譯權取得變得十分不易,書商必須付出較高的金額來換得版權。另外,由於商業炒作的推波助瀾,閱讀儼然成為一種新興的「時尚運動」,細緻的紙質、精緻的印刷與圖像,雖然能夠提升藝術與創意的價值,卻也增加了成本,而增加的成本自然反應與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閱讀的「版權化」與「精緻化」,不但使得閱讀變成了昂貴的活動,更加大了貧富兩級間的閱讀差距。



書價雖高,但台灣的出版業仍然十分繁榮,每年出版的新書越來越多,當然其中不乏書籍是根本不值得我們一顧的。除了不值得一顧的書,也有許多書寫得雖然不無道理,但卻是老生常談、多所廢言,看了不致有害但是浪費時間。書價高、書又多,我們很容易迷失在成堆的書中,無意地挑選了不值得一顧、甚至浪費時間的書,因此如何挑選我們要購買的書籍,變成十分重要的課題。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書評的原因。但就目前的情況看來,書評出現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新書出版的速度,我們幾乎無法以書評檢視大部分的新書。書評不但少,而且它們大都來自於名家的手筆(這似乎和台灣社會過度信任學者、權威、知名人士的「名人情結」有關),這樣的書評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它不夠貼近社會大眾。



名家有他的專業與思維,也有他的立場,這些都會影響他如何去審視一本書,有些他看得懂的,大眾可能無法理解;有些他認為獨特的,大眾可能無從欣賞。很明顯,名家與大眾是有落差的。這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名家的書評,畢竟他們的觀點多多少少有「價值觀引導」的作用,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書評。所謂的更多,不僅指數量,也意味著「評書者」的多元化,唯有透過多種不同角度的審視、不同領域的觀點,才能夠凸顯一本書多種面向的價值。



藉由大量書評,我們能夠從中找到貼近自己知識領域與理解層次的建言。在無法扭轉整個商業體系的情況下,也許「書評全民化」會是個能夠讓我們更精確挑選書籍的契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