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億買不了一流大學 [蘋果日報 / 940705]


五百億買不了一流大學



洪靖



從台大的穩坐寶座、成大的「含淚」通過法人化,一直到清交合併案確定破局,教育部「五年五百億打造國際一流大學」的政策,已經在台灣高等教育界掀起陣陣波瀾。



有人認為尚未清楚定義「一流大學」之前,不該談論與花費這五年五百億。世界上各大學在不同單位所評比的「大學排名」裡,名次皆不一,可見評比單位的著眼點並不相同,因此我們只能取用作為參考,而不能視之為判斷標準。故在沒有足夠公正客觀的評比可以作為界定時,以「一流大學」的定義作為爭論,似乎顯得空泛,且易使焦點模糊化。



長遠投資才能提升



問題的核心在於,大學究竟缺不缺錢?台灣大專院校每年所獲得的經費比起世界上知名大學可謂少得可憐。在每位教授分配之經費不高的情況下,實驗儀器、治學空間無法拓展與進步,而每位教授又必須負責比其他「一流大學」多以倍計的學生人數,試問,我們如何能夠在學術上有所突破?已故清大校長梅貽琦曾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在這個資本主義時代或許已不貼切;在金錢掛帥的社會風氣下,每個人都為自己選擇較好的待遇,當我們還未改善金錢至上的社會觀念時,我們如何能夠不以經濟利益作為吸引大師的手段?



有人質疑,教育部這樣的特別預算是沒有必要的浪費;但就本質上而言,教育部拿出五年五百億來補助大學作為追求進步的資金,這個出發點並沒有錯。然而,教育的經營是百年大計,大師的培養與學術風氣的孕育更不是五年、十年的小事;假若政府不能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高等教育,給予長期補助或提高正規預算,我相信,五年後把五百億花完了,台灣也不會有任何一所「國際一流大學」。



在「長期補助」的前提之下,五百億的資金是應該花費的,現在的問題在於,該怎麼花?給一、兩所重點大學,還是校校平等,大家均分?在辦理教育時有兩個願景:一是提升學生普遍程度,二是培養頂尖人才。目前台灣大學數目破百,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擁有如此高的密度,因此在第一願景上,台灣已達一定成效。是故,政府應將這筆經費投注於第二願景:培養頂尖人才。在講求「知識經濟」的時代,頂尖人才對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假如政府或立委們視「經費均分」為平等,持續將教育經費過度投注第一願景,這樣的平等將淪為「齊頭式平等」,無助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與知識經濟的發展。



經費運用須再檢討



再者,必須強調的是,「規模化」與「法人化」不應該是爭取五年五百億經費的必備條件。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或研究顯示「規模」足以影響學校的學術成就,因此教育部「大學規模不夠,不可能卓越」的說法有待商榷。而國立大學法人化並未有明確的條文規章,若在只有大標題而無實質內容的狀況下推動法人化,「含淚」的大學將越來越多,大學教育可能陷入盲目摸索的五里霧之中。



希望政府能夠重新檢討五年五百億的經費運用,並且認真思考如何給予高等教育界一個長期且穩定的經費來源,讓台灣的大學在與世界競爭時可以不要為錢傷腦筋,沒有後顧之憂。最重要的是,教育政策的制訂,不應再以「閉門會議」的模式來進行,必須擴大參與討論與商議的空間,讓各大學都能進入決策機制,仔細傾聽各大學的需求與建議,如此制訂出來的政策與經費運用才能夠發揮出最好的效力。



(作者為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系學生,清華大學學生會前任副會長)




留言